【血糖失控=肥胖元凶】科學解析:為什麼控糖才是瘦身關鍵?

一、血糖與肥胖的惡性循環:你不知道的恐怖關聯

現代人常見的「喝水都會胖」現象,其實與血糖失控密切相關。當我們攝取精製碳水化合物(如白飯、麵包、甜食)後,血糖會快速飆升,此時胰島素大量分泌,將多餘血糖轉化為脂肪儲存,特別是堆積在腹部和內臟周圍。

更可怕的是,高血糖狀態會引發「胰島素阻抗」— 這是代謝症候群的開端。研究顯示,有胰島素阻抗的人,其脂肪燃燒效率比正常人低40%,形成「越胖→血糖越難控→更易胖」的惡性循環。

二、血糖波動如何讓你「越吃越餓」?

  1. 假性飢餓陷阱
    高GI食物造成血糖急升後又暴跌,觸發大腦發出「能量不足」的錯誤訊號,導致明明剛吃飽卻又想吃零食的衝動。哈佛大學研究發現,這種血糖波動會讓每日不自覺多攝取300-500大卡!

  2. 脂肪儲存模式鎖定
    當血糖經常性飆高,身體會優先將熱量存為脂肪(尤其是內臟脂肪),同時抑制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,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「吃得少也瘦不下來」的根本原因。

三、CALO-CIL的三大控糖機制

1. 源頭阻斷:雙醣吸收抑制系統

  • 白腎豆萃取(Phaseolamin®專利配方):
    臨床證實可阻斷α-澱粉酶活性,減少66%的碳水化合物分解為可吸收的單糖

  • 桑葉多酚
    抑制小腸刷狀緣的葡萄糖轉運蛋白(SGLT1),降低糖分吸收效率

2. 血糖平穩:胰島素敏感度提升

  • 武靴葉酸(Gymnemic acid):
    模擬葡萄糖分子結構,佔位式阻斷腸道糖分吸收受體

  • 鉻酵母
    增強胰島素受體敏感性,幫助血糖穩定下降62%(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認證)

3. 代謝轉換:啟動燃脂模式

當血糖穩定在4.4-6.1mmol/L的理想範圍時:

  • 升糖激素(Glucagon)開始活化脂肪酶

  • 肝臟啟動酮體代謝途徑

  • 線粒體產熱效應提升19%(測量於雙標水實驗)